举报邮箱:admin@fzxwsdw.com

山东潍坊临朐“大众日报•红色电台”,永不消逝的电波

2024-03-24 22:46:08  来源:法治新闻视点网 浏览:0次

法治新闻视点网山东讯(记者□张兆伟□谭佃贵□通讯员□卢相青□谭树强□孟 晨□时会来□报道)地处沂蒙山区的潍坊临朐县,是一片红色的土地。来到这里的文人墨客,往往要造访一个“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”的地方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07_副本.jpg

解放战争时期,1948年济南战役之前,我党在临朐创建了一座红色广播电台——华东新华广播电台。出于保密、防备敌特侦查之需,便以“大众日报通讯研究班”的机构,进驻临朐城西约两公里、树多人少的小村程家庄。两个牌子,实则一套班子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12_副本.jpg

近日,记者走进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、程家庄村,采访昔日华东新华广播电台的动人故事,喜看今日这片“乐土”的喜人景象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650_副本.jpg

“现在,程家庄和月庄是一个行政村了。当时华东台直接受延安新华广播电台领导,华东台选址程家庄,就是考虑到有利的播音地势地形。这里距离领导机关、大众日报社(新华社华东总分社)新闻收发报台附近,便于联系。同时,又便于隐蔽和保密,防止敌机轰炸和敌军袭击破坏。”临朐县城关街道月庄村党支部委员李宝亮说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22_副本.jpg

就这样,在潍坊临朐的这座红色广播电台,成了当年新生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。“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工作人员二三十口人,吃住在村里。军区派来的警卫排进行重点保护。程家庄四周被古老的城墙包围着。老乡们腾出房子让战士们住,家家户户大都住着战士。当时电台人头少,乡亲们就主动上前帮忙。有的帮着抬运电台设备,有的帮着竖起长杆挂天线。那时,电台广播用的发射天线,都是用土法制造,把长木头杆子上下绑紧接长,埋坑竖立起来。这些,都是我听村里程克仁老人讲的。当年,他才17岁,去年程老92岁去世了。”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19_副本.jpg

李宝亮感慨道,“当时有两台发电机,一台备用的,发电供电台用。偏僻山村有了‘灯头朝下’的电灯;有时还播放无声电影。周围十里八乡村庄的人都赶来看热闹。乡亲们和电台工作人员就像一家人,感情笃深。离着电机稍远的民房动静小,被改成了播音室。为保持安静,避免杂音,门窗缝隙都用布条塞住,四周用缴获的军毯挂起来围住。华东台负责人周新武和从南方来的女播音员夏之平,就是在临朐结婚的,生活很艰苦。4名播音员还有个待遇,每天喝个浸鸡蛋保护嗓子。”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658_副本.jpg

根据周新武、夏之平夫妇后来写的回忆录,1948年9月12日开始,在临朐的华东新华广播电台,每天分早、中、晚三次播音,主要内容是转播(抄收重播)陕北新华广播电台节目,也有华东台自己编播的战报、评论、政策宣讲、战地通信等。广播声音很洪亮,响彻到周围十多个村庄。乡亲们经常停下手中的农活,认真地收听节目,个个精神振奋。临朐“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”,芳名远播,深入人心。

济南战役打响后,华东台按照上级指示,对济南进行宣传攻势,滚动播出前线战报。随着将士们“打进济南府,活捉王耀武”的无畏攻击,华东台“红色电波”发出了“济南解放”的第一个声音,乡亲们边收听,边跳跃。济南战役的胜利,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序幕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01_副本.jpg

以后,在华东台学习培训出来的干部和工作人员,按三套班子配备,从临朐经济南随着大军南下,分别去了上海、南京、杭州等地电台担负广播任务。华东电台设备器材搬到了济南,成为山东人民广播电台的前身。

“华东新华广播电台在临朐程家庄村,虽然只有大半年的时间,但在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关键时期,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第一时间播发济南战役战况捷报,鼓舞了战士高涨的士气。从华东台学习培训出来的业务骨干,南下到了上海。其中,周新武、夏之平夫妇,成为上海人民广播电台前身的‘顶梁柱’。”潍坊临朐县史志办原主任刘建国说,前些年他曾采访过华东台播音员夏之平、邱原。

 “当年在程家庄,电台人员还帮着当地老百姓学识字、学文化,传播真理,树立保家卫国的思想。村里的张德义、李德成、孙益瑞等进步青年,还跟着电台随军南下,军民之间建立了深厚的鱼水之情。现在,临朐‘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’精神一直激励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,党建引领、片区融合,加快建设新型乡村共同体,大力发展大樱桃(红果)特色产业和高科技工业企业,走出一条乡村振兴实践之路。”临朐县政府副县长、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刘洪科说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10_副本.jpg

把红色资源利用好、把红色传统发扬好、把红色基因传承好。城关街道处处点燃起红色之火,家家讲红色故事,参军光荣成为时尚。月庄村敢为人先,从1990年开始发展种植樱桃,成为全县第一个樱桃种植基地,辐射带动高家庄、衡里炉、殷家河等村发展大棚樱桃设施农业,让素有“江北春果第一枝”美称的大樱桃享誉这片热土。

衡里炉村是全国“一村一品”示范村,种植樱桃1400多亩,每亩收入达10万元。村里的大棚樱桃“土专家”,还在农闲时节,到各地无私传授大棚樱桃种植技术,带起不少专业户和专业村。他们在月庄村建立的临朐县大樱桃交易市场,开展以电商直播为特色的直销模式,电商经济使临朐大樱桃产业全链条发展更火更旺,实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。由此,临朐一跃成为全国最大的设施樱桃栽培基地,“中国大棚樱桃第一县”桂冠加冕,多次获得全国优质大樱桃品评一等奖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16_副本.jpg

红色催生力量,传承培育人才。在“党旗飘扬 樱红炉乡”村史馆,衡里炉村出来的博士生、研究生、党政机关干部人员的照片贴满了一面墙。城关街道一个个工业园区,成就实施青年科技人才战略、科技创新驱动发展战略,推动辖区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“红色”记忆。街道拥有国家级专精特新“小巨人”3家、省级8家、市级11家,市隐形冠军企业8家,高新技术企业32家,企业技术创新数量居全县首位。其中,华特磁电创新研制出世界首台特大型5米智能立环高梯度磁选机和世界首台2米智能电磁浆料磁选机。

微信图片_20240324222704_副本.jpg

昔日“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”的临朐土地,今日成了创业者们的热土,成了百姓安居乐业、幸福生活的“乐土”。城关街道以民为本,拓展创新“三个模式”,按照“产业融合、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富裕”的原则,实施片区化发展路径,发展农村电商,赋能乡村振兴,建设新型乡村共同体。传承弘扬潍坊临朐“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”精神,重点企业与行政村结对共建,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,让这片热土焕发蓬勃生机。“大众日报·红色电台”变成了新时代电商“永不消逝的电波”。

编审:梓 艺

责任编辑: 张兆伟

上一篇: 山东沂源二中丨非遗面塑研习社

下一篇: 没有了!